讀給臺灣的詩——臺灣光復80周年詩歌朗誦會
“讀給臺灣的詩——臺灣光復80周年詩歌朗誦會”的紀念活動,于2025年10月22日晚在中國臺北中山堂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精心策劃并主辦,旨在深情紀念臺灣光復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80周年。活動現場,臺北市長蔣萬安與臺灣社會各界的眾多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難忘時刻。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 類別 | 詳情 |
|---|---|
| 活動名稱 | 讀給臺灣的詩——臺灣光復80周年詩歌朗誦會 |
| 活動時間 | 2025年10月22日晚 |
| 活動地點 | 中國臺北中山堂 |
| 主辦單位 | 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 |
| 活動性質 |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的文化活動 |
| 出席人員 | 臺北市長蔣萬安、臺灣社會各界人士 |
| 同期相關活動 | “導正史觀 放眼未來”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研討會 |
| 同期相關活動主辦方 | 臺灣梅花媒體集團(主辦)、臺灣中華婦女黨(協辦) |
| 同期相關活動時間 | 2025年10月22日 |
活動背景 編輯本段
歷史背景
1945年,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一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宏大背景下,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艱苦抗戰,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10月25日,這是一個被永遠銘記的日子,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莊嚴舉行。當天,日本代表在降書上鄭重簽名蓋章,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舉動,明確宣告臺灣擺脫了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重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史稱“臺灣光復”。
紀念意義
2025年,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是雙喜臨門的一年。這一年,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臺灣光復,作為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的偉大勝利結晶。在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里,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而出,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尊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臺灣同胞同樣積極投身抗戰,他們與大陸同胞并肩作戰,共同抵御外敵。這場偉大的勝利,值得兩岸同胞共同銘記、共同紀念,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激勵兩岸同胞攜手前行、共創未來的精神動力。
活動歷程 編輯本段
朗誦會概況
2025年10月22日晚,臺北中山堂內燈火輝煌,氣氛莊重而熱烈。由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主辦的“讀給臺灣的詩——臺灣光復80周年詩歌朗誦會”在此隆重舉行。這場朗誦會以詩歌為載體,旨在通過文學的力量,喚起人們對臺灣光復這一歷史事件的深刻記憶,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朗誦環節
活動現場,臺北市長蔣萬安率先登場,他聲情并茂地朗讀了臺灣作家賴和的《南國哀歌》。賴和是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之一,他的作品往往蘊含著對臺灣命運的深切關注和對民族精神的執著追求。《南國哀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抒發了對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以及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蔣萬安的朗讀,讓在場的每一位聽眾都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感受到了臺灣人民在苦難中的堅韌與不屈。
隨后,臺灣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登臺,他們用飽含深情的語調,朗誦了丘逢甲《離臺詩》六首其一等經典詩歌。丘逢甲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愛國志士,他的《離臺詩》系列作品,是在甲午戰爭后,臺灣被割讓給日本,他悲憤交加之下創作的。這些詩歌字字血淚,句句悲歌,表達了詩人對臺灣淪陷的痛心疾首和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期盼。社會各界人士的朗誦,或激昂澎湃,或低沉婉轉,將詩歌中的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讓現場觀眾沉浸在對歷史的追思和對未來的憧憬之中。
同期研討會
就在詩歌朗誦會舉行的當天,“導正史觀 放眼未來”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研討會也在臺北順利舉行。此次研討會由臺灣梅花媒體集團主辦,臺灣中華婦女黨協辦。研討會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社會名流,他們圍繞臺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兩岸關系的發展以及未來走向等重要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會者一致認為,臺灣光復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兩岸同胞更應攜手合作,導正史觀,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相關回應 編輯本段
2025年10月,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詩歌作為一種古老而又充滿魅力的文學形式,具有獨特的情感承載能力。它能夠以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想。在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這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時刻,透過詩歌回顧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感受臺灣這片土地所經歷的滄桑巨變,能夠讓不同世代的人在共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世代記憶。無論是經歷過那段歷史的老一輩,還是成長在新時代的年輕一代,都能從詩歌中汲取力量,激發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同時,詩歌也能夠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增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 下一篇 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