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
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是一場聚焦綠色能源領域前沿科技與產業發展的高端盛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湖北三峽實驗室聯合主辦,宜昌市人民政府承辦。以下為本次大會的詳細介紹: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 項目 | 詳情 |
|---|---|
| 大會名稱 | 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 |
| 主辦單位 | 中國能源研究會、湖北三峽實驗室 |
| 承辦單位 | 宜昌市人民政府 |
| 舉辦時間 | 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 |
| 舉辦地點 | 中國湖北省宜昌市 |
| 大會主題 | 綠色能源、引領未來 |
背景意義 編輯本段
在全球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綠色能源的發展成為關鍵。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應運而生,旨在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共同探討綠色能源領域的發展方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中國方案和智慧。
參會嘉賓 編輯本段
大會邀請了約80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包括國家部委相關負責人,他們能從政策層面為綠色能源發展提供指導與支持;兩院院士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為行業發展提供前沿理論;行業權威專家帶來專業的見解與分析;能源企業領軍人物分享實踐經驗與市場動態;青年科研骨干則代表著行業的未來與創新力量。這些嘉賓將開展多層次、建設性的對話,為綠色能源發展出謀劃策。
活動內容 編輯本段
大會設置了“1 + 6 + 3”的豐富活動板塊:
“1”個開幕式及主旨報告會:于10月23日上午舉行。這一環節亮點紛呈,全球最大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葛洲壩”號下水并命名,這是內河航運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為綠色航運樹立了新標桿;長江中游首個換電運輸航線啟航,同時進行LNG換罐運輸模式路演,展示了新能源在航運中的創新應用;系列重要標準發布,為行業發展提供規范與指引;青年科技人才倡議發布,鼓勵青年人才投身綠色能源事業;科技攻關項目發布,推動行業技術進步;重大項目簽約,促進產業合作與發展。
“6”大主題報告會:在10月23日下午開展。內容涵蓋多個關鍵領域,包括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發展,探討如何提升船舶的環保性和智能化水平;動力電池發展及回收利用,關注電池技術的創新與資源的循環利用;新能源交通多場景融合創新與應用,研究新能源在不同交通場景中的綜合應用等。通過這些報告會,深入剖析行業發展趨勢與挑戰。
“3”項互動活動:包括考察“長江三峽1”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讓參會者親身感受綠色能源的實際應用與成果;舉辦院士及企業家交流懇談會,為院士與企業界搭建溝通橋梁,促進產學研合作。
特色亮點 編輯本段
聚焦科技前沿
深度聚焦內河航運、動力電池、新能源交通及水利水電等關鍵領域的科技前沿。通過系列專業活動,全方位展現科技創新對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動作用。例如,在內河航運方面,推動新能源船舶的研發與應用,減少傳統燃油船舶的污染排放;在動力電池領域,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提高電池性能和安全性。
促成合作簽約
會議期間組織專題研討,深入探討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眾多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分享經驗、交流想法,為產業發展尋找新的方向和機遇。同時,促成一批新能源領域重大合作項目現場簽約,加強了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產業的協同發展。
拓展合作空間
著眼合作共贏,拓展能源領域合作互補新空間。大會為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之間搭建了交流平臺,促進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合作,可以實現技術的快速傳播和應用,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發布硬核成果
湖北三峽實驗室帶來了多項硬核科技成果。重氮萘醌型光引發劑綠色制備技術填補了中國國內空白,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全球首次實現黑磷單次百公斤級規模化制備,相關工藝可降低磷酸鐵生產成本10%以上,這對于降低新能源產業成本、提高產業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為新能源產業鏈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能。
活動歷程 編輯本段
2025年10月22日,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在湖北省宜昌市正式拉開帷幕。10月23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及主旨報告會,會上見證了全球最大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葛洲壩”號下水、長江中游首個換電運輸航線啟航等重要時刻。10月23日下午,6大主題報告會依次展開,深入探討行業熱點問題。10月24日,各項互動活動有序進行,同時大會持續推動合作簽約等工作,直至圓滿結束。
活動成果 編輯本段
能源轉型成效顯著
自2023年首屆綠能大會舉辦以來,能源轉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宜昌市作為“世界水電之都”,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94%,顯示出其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擁有3個總裝機400萬千瓦抽水蓄能項目,為電網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頁巖氣探明儲量超7.42萬億立方米,豐富了能源資源儲備。
綠色航運發展領先
作為“電化長江”策源地,宜昌已建成全省首條“零碳貨運走廊”,實現了貨運過程的零碳排放,為綠色物流發展提供了示范。中國國內首艘氫燃料動力示范船“三峽氫舟1”號成功首航,標志著我國在氫燃料動力船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動了內河航運的綠色轉型。
產業集群基礎夯實
宜昌依托全國15%的磷礦、10%的石墨資源,形成了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閉環。從原材料開采到電池生產,再到回收利用,各個環節緊密相連,提高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新能源電池產能達70GWh,為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在全球新能源產業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
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不僅是一場行業盛會,更是推動綠色能源力量。通過匯聚各方智慧、展示前沿成果、促進合作交流,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第19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 下一篇 讀給臺灣的詩——臺灣光復80周年詩歌朗誦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