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
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英文名:2025 Beijing International Week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一場極具國際影響力的非遺盛會,旨在推動非遺的保護、傳承與交流,促進非遺融入美好生活,展現非遺在新時代的多元魅力。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 類別 | 詳情 |
|---|---|
| 活動時間 | 2025年10月17日至21日 |
| 活動地點 | 北京(覆蓋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城市圖書館及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部分區(qū)域,并設通州分會場) |
| 主辦單位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 承辦單位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政府 |
| 合作單位 | 字節(jié)跳動等 |
| 活動主題 | 非遺攜手美好生活 |
活動背景 編輯本段
非遺作為人類文明的瑰寶,承載著各民族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2022年,有學者敏銳地洞察到舉辦一場國際性非遺活動對于促進非遺交流與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提出了舉辦北京國際非遺周的建議,并迅速得到了積極回應。
2023年10月22日至25日,首屆北京國際非遺周在北京成功舉辦。這一屆活動規(guī)模盛大,吸引了來自18個省、近40個國家的500個非遺項目參與,眾多中外觀眾和嘉賓紛紛前來,現場熱鬧非凡。活動獲得了廣泛媒體報道,閱讀量居高不下,不僅在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也在國際上提升了北京作為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形象,為后續(xù)活動的舉辦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1月,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辦好北京國際非遺周”,這充分體現了政府對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為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的舉辦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活動進程 編輯本段
2025年10月10日,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非遺體驗中心盛大舉辦。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鄭芳出席發(fā)布會,詳細介紹了活動的籌備情況、活動亮點以及重要意義等相關內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活動的正式開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10月17日,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氣氛熱烈,嘉賓云集,標志著這場非遺盛宴正式拉開帷幕。
活動內容 編輯本段
開幕式:“非遺風華·綻放生活”
本次開幕式以“風·雅·頌”為敘事主線,精心匯聚了多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及各國傳統音樂舞蹈表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跨越時空、融合多元文化的視聽盛宴。
跨越山海的文明對話:人類非遺侗族大歌與格魯吉亞復調同臺獻藝,兩種截然不同卻又同樣震撼人心的音樂形式相互碰撞,仿佛展開了一場跨越山海的文明對話,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獨特魅力與共通之處。
中華美學的當代轉化:舞蹈《青綠》以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為靈感源泉,通過優(yōu)美的舞姿和精美的舞臺設計,將中華美學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實現了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讓古老的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國粹的深厚底蘊展現:京劇《聲動梁塵》則以其獨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華麗的服飾,展現了國粹京劇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讓觀眾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
世界語言的非遺故事:來自蒙古國、愛爾蘭、巴西、津巴布韋、芬蘭、保加利亞等世界各地的傳統音樂舞蹈表演同臺獻藝,他們用各自獨特的藝術形式,以“世界語言”講述著非遺故事,展現了非遺在新時代的多元綻放,讓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豐富多彩的非遺世界。
國際非遺展覽:“非遺匠心·煥新生活”
該展覽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辦,分為“美美與共 國際手工藝展”和“生生不息 非遺精品展”兩個部分,全面展示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非遺手工藝精品以及北京與港澳三地的非遺精華。
“美美與共 國際手工藝展”:在這個展覽中,觀眾可以欣賞到來自馬來西亞的“可峇雅”傳統服飾,其精美的圖案和獨特的剪裁展現了馬來西亞的傳統文化特色;格魯吉亞的紡織品則以其細膩的質地和豐富的色彩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匈牙利匠人帶來的布索面具更是充滿了神秘的氣息,每一個面具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這些不同國家的手工藝精品相互輝映,共同展現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生生不息 非遺精品展”:此展覽匯聚了北京與港澳三地的非遺精華,通過“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方式,生動展現了非遺守正創(chuàng)新、多元包容的生動氣象。觀眾可以在這里看到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巧妙結合,感受到非遺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fā)展。
非遺對話:“非遺對話·共創(chuàng)生活”
2025年10月17日下午,“非遺對話·共創(chuàng)生活”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行?;顒佑芍鞒秩?a href="https://www.m.hdtbbj.com/doc-view-2695.html" target="_blank">楊瀾主持,以“非遺的國際化傳播”與“非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重要議題,匯聚了來自中國、意大利、匈牙利、格魯吉亞等多國的非遺專家、傳承人、國際組織代表。
在活動中,各位嘉賓圍繞非遺在全球語境中的傳播與可持續(xù)生態(tài)構建展開了深度對話。他們分享了各自在非遺保護、傳承和推廣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探討了非遺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以及如何實現非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通過這場對話,不僅增進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在非遺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為非遺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非遺市集:“非遺市集·共享生活”
位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非遺市集·共享生活”設置了國際市集、京津冀展區(qū)、“非遺 + 品牌”三大板塊,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體驗非遺、感受多元文化的絕佳平臺。
國際市集:在這里,市民可以品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如土耳其烤肉的香氣四溢、意大利披薩的酥脆可口、斯里蘭卡紅茶的醇厚芬芳,讓味蕾盡情享受一場環(huán)球之旅。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各國的手工藝品,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
京津冀展區(qū):該展區(qū)展示了北京兔兒爺彩繪、河北布糊畫制作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市民可以親自參與其中,體驗傳統技藝的魅力,感受京津冀地區(qū)深厚的文化底蘊。
“非遺 + 品牌”:此板塊融合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推出了抖音心動打卡、宇樹科技機器人互動等跨界項目。市民可以在這里與科技互動,感受非遺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為非遺的傳承與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本屆非遺周與抖音平臺聯合發(fā)起了“非遺發(fā)展共創(chuàng)營”活動。該活動精準對接了30余位北京非遺傳承人與40余組優(yōu)質抖音創(chuàng)作者,通過“經驗共享、議題研討、資源對接”的賦能模式,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與創(chuàng)作者交流合作的平臺,推動了非遺從“被看見”到“被熱愛”的轉變。字節(jié)跳動作為合作單位,現場落地“抖音非遺嘉年華 - 北京站”系列活動,以“非遺發(fā)展共創(chuàng)營”、抖音非遺展區(qū)、老字號非遺市集、非遺達人巡游等多樣形式,助力推廣、傳承北京特色非遺項目,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北京非遺。
分會場活動 編輯本段
2025年10月17日,由北京市通州區(qū)文化和旅游局與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聯合主辦、中國手藝網協辦的“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通州分會場”活動在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qū)北區(qū)正式開幕。
本屆分會場以“通匯雅韻”與“浙里風韻”兩大板塊為核心,精心邀請了來自浙江杭州、湖州、麗水、金華、臺州、嘉興、舟山、溫州共8座城市的18個非遺項目及通州區(qū)10個非遺項目?;顒油黄屏说赜蚍沁z展示的單一形式,構建起南北非遺的對話空間。在這里,觀眾可以欣賞到浙江地區(qū)的精美非遺作品,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細膩與溫婉;同時也能領略到通州非遺的獨特魅力,體驗北方文化的豪爽與大氣。通過這種南北非遺的交流與碰撞,促進了不同地區(qū)非遺文化的相互學習與借鑒,為非遺的傳承與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第十七屆瀏陽花炮文化節(jié) 下一篇 “漫步北京之秋·秋日長椅三分鐘”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