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科技學院
大連科技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校園占地面積86.91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1.72萬平方米,坐落于遼寧省大連市,由大連陽光世紀教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舉辦。該校始建于2002年7月,最初作為大連鐵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成立,后于2004年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信息工程學院。2011年4月,經教育部正式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高校,并更名為現名。
作為遼寧省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的試點高校,該校在2023-2024學年擁有525名專任教師和13749名全日制在校生。截至2025年6月,學校占地面積86.9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1.7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11億元,館藏圖書104.24萬冊。學校設有7個二級學院和5個教學單位,開設35個本科專業。在2025年軟科中國民辦高校排名中位列全國第95位。
發展歷程 編輯本段
2003年12月經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2012年獲得獨立學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獲批遼寧省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9年先后入選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建設院校和全國民辦學校首批黨建特色項目建設基地。這些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方面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效。
大連科技學院近年來在黨建工作和產教融合方面取得顯著成就。2021年,該校黨委獲評"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同年被工業和信息化部遴選為首批"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范實踐基地"建設單位。2022年,學院團委榮獲"遼寧省先進團委"稱號。2023年,學校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當選為"全國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2024年,學校新增兩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進一步提升了辦學實力。
辦學條件 編輯本段
學校構建了完善的院系體系。截至2025年6月,設有7個二級學院和5個教學單位,涵蓋35個本科專業和4個高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專任教師49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占比達88.8%,高級職稱教師占比33.5%。學校特別注重"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現有170名具備行業職業資格的專業課教師。教師隊伍中包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等優秀人才,并建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和創新團隊。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組建了由專業教授、產業教授和創業導師構成的200余人導師團隊,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學建設 編輯本段
一、專業與課程建設
該校在專業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獲批3個省級一流專業、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并建成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課程建設方面,擁有44門省級一流課程和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完善,建有7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1個省級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同時獲批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在新工科與新文科建設領域,分別獲得1項和2項省級研究與實踐項目立項。實驗實訓條件優越,配備包括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內的100余個專業實驗實訓場所。
二、教學研究成果
該校教學研究成效顯著,累計獲得16項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并有7部教材入選省級優秀本科教材。
三、學生培養成效
2023-2024學年,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全覆蓋,面向全校12,632名本專科學生系統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等四門核心課程。PEIM新教育實踐中心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217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級48項;學生發表學術論文188篇,申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各39項,并創立7家實體公司。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全年獲得省級以上獎項2,030項,其中國家級95項,獲獎學生達3,844人次。在A類、B類競賽中均取得歷史性突破,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8項、二等獎29項、三等獎58項,以及省級一等獎290項、二等獎402項、三等獎388項。
發展概況 編輯本段
一、競賽成果
該校在創新創業領域表現突出,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系列競賽等國家級賽事中屢獲佳績,賽區金獎數量在遼寧省民辦高校中位居前列。
二、合作交流
國際合作:與全球近70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師生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及中國香港地區開展學術交流。
校企合作:與多家知名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建14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
科研建設 編輯本段
學術資源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12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04.24萬冊;擁有包括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在內的多個權威學術數據庫
科研平臺
獲批遼寧省重點實驗室1個;設立遼寧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建有6個實驗實訓分中心及2個專業實訓中心;獲評遼寧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和大連市科普基地
學術成果
累計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獎項超過1500項。
重要榮譽 編輯本段
大連科技學院在2025年6月前已獲得多項重要榮譽,包括全國民辦學校首批黨建特色項目建設基地、遼寧省優秀民辦高校等稱號,并成功入選教育部產教融合促進計劃及工信部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范實踐基地等國家級項目。
相關事件 編輯本段
2025年8月,該校因網絡傳言涉及教職工薪酬發放問題引發社會關注。經核實,薪酬延期發放系因一起歷史遺留的貸款擔保糾紛所致,與學校運營資金無關。校方已與司法機關及金融機構達成解決方案,確保教職工薪資按時發放,并保障長期經費穩定。目前,學校各項教學準備工作按計劃推進,秋季學期將如期開學。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